新闻动态

NEWS DYNAMIC

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设计分享

04

Jul

2025

大气污染治理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协同作用

作者:中建建设      浏览:1718次

大气污染治理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协同作用

在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下,大气污染治理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协同作用日益凸显,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的关键。园林绿化工程不仅仅是城市景观的点缀,更是大气污染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,二者相互促进,共同构建绿色健康的生态城市。

园林绿化在空气净化中的关键作用

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,释放氧气,是天然的“空气净化器”。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中,大面积的绿化植被能够:

    • 吸收有害气体:树木和草本植物的叶片表面能够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,降低其在大气中的浓度。
    • 吸附颗粒物:植物的叶片、枝条和绒毛可以有效拦截和吸附空气中的PM2.5、PM10等颗粒物,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。研究表明,植被可以显著降低城市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。
    • 释放氧气和负离子:绿化区域能够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,同时释放的负离子能有效改善空气质量,营造清新宜人的环境。
    • 调节微气候: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够降低环境温度,增加空气湿度,缓解城市热岛效应,从而间接改善空气质量。

大气污染治理为园林绿化创造条件

有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,如工业废气排放的控制、机动车尾气净化等,直接降低了环境中污染物(如酸雨、重金属等)的含量。这为园林绿化植物的健康生长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,减少了植物因环境污染而受到的损害,提高了绿化效果和生态效益。

协同作用的实现路径

将大气污染治理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有机结合,需要系统性的规划和策略:

    • 科学规划绿化布局:在城市规划中,应优先考虑在污染源附近、交通主干道两侧、工业区周边等区域增设和扩大绿化面积,形成绿化隔离带和缓冲带,最大程度发挥绿化的空气净化功能。
    • 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:根据不同区域的空气污染特点,科学选择耐污染、吸附能力强、绿量大的植物品种,如悬铃木、法桐、栾树、雪松等,提升绿化工程的实际效用。
    • 加强绿化养护管理:建立科学的绿化养护管理体系,定期进行修剪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,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空气净化能力。清洁的植物叶面能更有效地吸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。
    • 将绿化纳入污染治理考核: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制中,将城市绿化面积、绿化质量和生态效益纳入考核指标,激励各部门协同推进。
    • 推广绿色交通与清洁能源: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关键,这也为园林绿化创造了更纯净的生长环境。

结论

大气污染治理与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并非孤立的环节,而是紧密联系、相互依存的系统工程。通过科学规划、精细施工和有效管理,充分发挥园林绿化的生态功能,实现其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增效作用,对于建设蓝天白云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城市具有深远意义。

推荐阅读

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积极稳步推进

抓实房屋市政工程低温雨雪天气应对防范工作

岩土工程设计的概念及范围

园林工程造价的五大特点

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的作用

景观与园林设计之间的差距